常整頓

  常整頓是研究提高效率方面的學科,旨在研究你多快就可以取得物品,以及要多 久才可以把它儲好。任意決定物品的存放並不會使你的工作速度加快。相反,你必須 思考分析為什麼拿出物品和把它儲放好需要這麼久。對人們經常使用的物品和很少使 用的物品都必須作這方面的思考。你必須設計一套人人都能理解的系統。達到常整頓 有四個步驟:

第一個步驟:分析現狀

  首先分析人們取得物品和儲放好物品需要這麼久,特別是存放許多工具和材料的 工作地點,因為花在取得物品和放回物品上的時間等於是浪費了時間。如果某人每天 取得物品與儲放好200次,每次需30秒,那麼每天就需100分鐘。如果平均減少到每次 10秒,一天就可節省1小時。

第二個步驟:物品分類

  第二個步驟是決定物品屬於哪一類別的問題。當然,須要依據一定標準才能做出 決定。因為缺少標準,或沒有一套制度規範,人們不可能記得物品存放的地點。也就 是說,人們取得物品與將它放回原處花費的時間會更長。

第三個步驟:儲存方法

  第三步是決定物品應該怎樣放置。這對儲存來說至關重要。例如,文件和工具的 儲放必須使它很容易找到和取得。儲存物品首先應考慮日後取出的時間問題。
  每件物品採用了一種統一的名稱並不足夠。每一件物品還應該有一個存放地點, 就像每個人有一個家一樣。事實上通過世界郵電系統傳遞一封信的過程會令人驚訝。 只要你在信封上寫好地址,郵電系統就可以將信件傳遞到世界各地的任何地方。原理 很簡單 - 信封上有一地址的名稱,而世界的某地亦存在與信封上一致的名稱。所以 進行常整頓工作必須保證每件物品有一個名稱與存放地點。

第四個步驟:切實執行

  最後的步驟是貫徹儲存好物品的原則,這意味著總是要把物品放在它該放的地方 。聽起來很簡單,但做起來卻很困難。做或不能做到這點是決定著常組織、常整頓成 敗的問題。同時存貨管理也很重要。以便你隨時知道是否用完了零部件和產品。


照片3: 常整頓方面好的例子 - 30秒就可取得文件 (2.10)

照片4: 常整頓方面不好的例子 - 每件物品都應有個"家" (2.1)

上一頁 下一頁